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574章 川军出川[2/3页]
军资,定军山营地并没多少粮草。
当时也是考虑到城中好存储,可现在却成了粮草不济。
对面的明军阵前。
人马齐整,虽然也是刚到不久,但拿下南郑城没费什么力气,凌晨时,城中内应提前动手接应,狗汉奸们还来不及反应呢,城中已经四处火乱,一片动乱,然后城门就被控制在内应手中。
明军前锋潜伏到城外,见到信号立马杀到,迅速冲入城中,很快就控制了城中局势。
那些狗官不少被暗杀、控制,团练壮丁甚至都没组织起来。
“幸好赶上了,再晚半日,我们都错过这好机会了。”
身披铠甲的老将秦良玉望着鞑子,有几分庆幸。
张世鹏看着清军,却是隐隐亢奋,其实张能奇借路经过后,他们就已经也紧随而来了,只是路难行,他们也没急。
蚂蚁搬家一样的往汉中偷偷潜入,汇集了两万多人马,一直在静侯时机。
张献忠比明军预计的坚持的时间还长些。
好在他们也还是及时赶到,趁虚抢占了汉中府城。
“算算时间,也不知道国姓爷到了没。”
“应当还没到。”
两人骑在马上聊天,很淡定。
在他们身后,是足足八千士兵,有川贵行营的,也有总统标兵,也有忠勇镇白杆兵,杨展、秦翼明诸将各统精锐,士气很足。
何况他们后面的城头上,还有经略文安之督师,土城和府城里有八千人马,甚至汉水下游为的河湾里还藏着许多船只,有两千人马为奇兵。
虽然他们没能携带大炮过来,但是小炮还是有不少的。
兼之军中火枪手也不少,这仗他们也是跃跃欲试。
“请蜀国公回城上替末将压阵,这里交由末将指挥便好!”张世鹏对秦良玉道。
“城上有文经略坐镇便好,本总统就在前线指挥。”
秦良玉虽七十多岁,但却不服老,此时看到鞑子,越发不愿退后,当年浑河血战,鞑子欠他们白杆兵的血债,还没偿还呢。
“当年浑河血战,川浙两军战前在通州发生火并,导致浑河之战时没能互相配合掩护,最终被鞑子各个击破。
今日我川军白杆兵,与你们浙东来的御营,再次并肩携手,希望这次能够好好配合,一血前耻,共报大仇!”
张世鹏敲打着胸膛铁甲锵锵作响,“请蜀国公放心,此战不分御营还是川军,咱们携手并战,请蜀国公主持,我为副将。”
行营不受总督、巡抚等节制,但现在张世鹏却主动把指挥权交给了秦良玉。
当年秦邦屏、马麒麟率领的白杆兵三千,加上酉阳土兵四千,吴文杰等川兵,以及周遇吉等的兵,共计一万五千余,在浑河血战惨败。
对秦良玉来说,这是难以遗忘的血仇大恨。
当年浑河畔,辽东铁骑、川军、浙军三支人马,本该携手并肩的,结果还在关内通州时就已经内讧,双方铳炮齐发,激烈战斗,打的城中民房商铺都倒塌无数。
浙兵跟蓟镇兵又不合,所以后来战斗时,川军渡河布阵,浙兵却在对岸立营,两军隔河布置,本身就是意气用事。
面对张世鹏的信任,秦良玉很感激。
当年若是川浙兵有这等信任,也不会败了。
“我军既然抢夺了南郑城,那么出城列阵,也只为守城,张提督御营在左,我率川军在右,左右呼应,互相支援。”
只要城里有足够的兵力,那么守城一方都不该被动的把自己堵在城里,必须得出城依托城池,甚至在城外建立据点堡垒,这样才更有胜算,占据主动。
秦良玉是老将,她力主出城应战,文安之全力支持。
文安之一万人马,分为两路,分驻府城和东关土城。
秦良玉和张世鹏各统四千战兵,在城西列阵,总督张岱领两千奇兵埋伏在下游河湾水上。
拥有两万人马的明军,明显占有很大优势。
只要不浪,能够互相配合,那就立于不败之地。
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朱鹏翼也已经成功夺取了阳平关,并赶往勉县。
秦良玉的作战核心就是倚城背水,列阵迎战。
鞑子敢来,就防守反击,不来就守着。
八千人马,以营为单位,组成军阵展开,枪盾在前,弓铳在后,两翼还各有一支轻骑。
两军相距里许。
李国翰和鳌拜等观看许久,觉得没有把握,却又有几分心有不甘。
毕竟秦良玉名头虽大,但也是他们八旗手下败将,白杆兵也不止一次败在他们手下。
而且他们刚大败了张献忠,所以此时虽疲惫,但又还是比较有
ā陆KsW.Com
第574章 川军出川[2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