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651章 千官外放  海上升明帝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651章 千官外放[2/3页]

  子弟多任要职。

  侯峒增、杨廷枢、黄淳耀等都任侍郎之职,岐曾等也皆在部院任郎中等。

  “侯峒曾、杨廷枢等当初能够在国家动荡之际,从容谈论生死,表明早将生死置之度外,南京建号,侯公曾拒绝了南京授予的三品左通政之职,但当鞑子南下后,他却能够挺身而出,聚兵起义,带兵袭击鞑虏,救援城乡,迎接王师,难能可贵。”

  皇帝突然说到侯家,其实主要是因为侯家兄弟才名广盛,一起执掌江南文坛,成为数十年中江南名教的宗主,杨廷枢、陈子龙等都与侯家关系极好还是姻亲,而他们又都是复社巨子。

  侯家还跟顾咸正兄弟等也关系极好。

  可以说,东林、复社本就是江南浙江这一带的士绅们为主,江浙是他们的大本营。朱以海起义之初,也得江浙士绅们支持不小,所以如今朝中,江浙士人占据的位置极多。

  尤其是许多年轻一代的江浙士子也渐居高位。

  相比起黄道周、徐石麒、侯曾峒、姜曰广、高宏图等这些旧东林,如今新起的一辈东林,明显就很不一样。

  老东林们多变的比较务实,甚至也没那么在意党派,和光同尘。薆荳看書

  可那些年轻东林就不同了,他们年轻得意,却喜欢慷慨激昂的讽刺时政指点江山,甚至开始党同伐异,还非常善于利用报纸等舆论造势。

  其实如沈文忠这样落魄秀才从龙起义,然后身居高位担任要职的不少,不过这些人从底层做起,虽然爬的速度快,但确实也是经过层层淘汰上来的。

  而那些名门子弟,尤其是士族名门子弟,跟着父兄们从龙起义,赐举人进士出身,直接在中枢任职,所以年纪轻轻为五六品职,真正历练不多,不免夸夸而谈,纸上谈兵。

  如今还开始搞起党争,甚至觉得老东林们不行了,他们要接过旗帜。

  “都是忠义贤良,家学渊源,不过就是欠了些历练。”

  朱以海也终于抛出了他真实的目的。

  “如今不少名门子弟年轻俊杰,在中央也行走历练了几年,但还欠缺地方基层的实干经验。

  古人云,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,他们未来要走的更远,站的更高,这基层经历必不可少。

  否则慢慢的就流于表层,陷于空谈。

  朕不希望这些满怀热血的年轻俊秀,在京师在部院里空耗了热血,所以思虑许久后,决定要给他们更多机会,让他们下去担当重任,执掌一方,历练扎实。”

  “既要有京师部院侍郎省府布按的上层经历,更得有底下州县实干经历,部院的郎中员外主事做久了,也得需要在府县担任主官历练,这是完全不同的做事方式,只有更全面历练,将来才能成为尚书、学士。”

  皇帝直接抛出最终计划。

  他计划把一千名中央部院和省藩臬衙的年轻俊秀,送到地方基层历练。

  这一千名年轻俊秀基本上就是那些名门子弟们,尤其是东林复社的,上至极有名望的四公子,如侯方域冒辟疆方以智陈贞慧,下到如侯氏的玄演玄洁玄方玄洵,还有陈子龙夏允彝等这些东林复社巨子们的子弟。

  大多是如今挂着行人司行人,或是翰林院编修,或是庶吉士,或又各部主事等职,还有

第651章 千官外放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